伯樂(上)

日本科技界三不五時便會出現「為什麼日本無法誕生像Google這樣的公司?」之類的話題。雖然DeNA、GREE、LINE、價格.com、Cookpad…等公司算是闖出了名氣,在Google、Facebook…的面前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甚至自Microsoft的時代起整體的質、量便與美國相去甚遠。

大致上來說,原因可歸咎於「日本人大多不願嘗試新的挑戰」、「創投等資金提供環境的不完善」、「因循前例、重視過往成效而不敢採用新創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等。不過,甫推出線上工程師評價系統「paiza」的Gino CEO片山良平認為,「在日本工程師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也是阻礙新一代偉大科技公司誕生的一大絆腳石。片山良平在自立門戶創設Gino前除了寫程式以外,還擔任專案經理。他回憶當時用戶排山倒海的抱怨,多半因系統建構的專案成效不彰所致。該公司高層總是抱著「問題發生等有需要時再調工程師進來幫忙就行了」的心態,也就是說,在這些老闆們的眼裡,工程師不過是「製造過程」裡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作業員。諷刺的是,專案的進行不如預期順利或進度落後時才臨時找人,急就章的結果起不了正面作用,於是加深了用戶的不滿,而同樣的劇情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工程師們都明白維持產品/服務的健康得從改善體質做起,但不少老闆們只想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IT產業基本上以person-month來衡量工程師的生產力,比起因人而異的能力,「幾個月、投入多少人」之menial job的計算方式更為根深蒂固。特別是以「將進口資源予以加工再行出口」之傳統製造業模式起家的人,更容易把工程師當成苦力來使喚。軟體開發工作裡屬於肉體勞動的部分其實不多。開發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新發現,這些新發現將會被回饋至企劃端,開發與企劃同時並進。也就是說軟體的打造,或姑且稱為軟體的「製造」,實與企劃密不可分。片山良平表示不少公司的老闆或管理高層未曾碰過程式,也難以了解軟體的「製造」與企劃間融為一體的關係。由於缺乏識貨的眼光,不是發揮不了優秀人才的長處,就是大力提拔實力並不怎麼樣的人。真正懂得軟體開發的人昇不上要職,掌權的人不了解軟體開發的真髓,結果便是陷入惡性循環。這個現象,也可以說是促成片山良平創設GINO的遠因。

另一方面,目前日本的IT產業中,以富士通、日立製作所、NTT Data為首的系統整合商依然勢力龐大。一般企業通常都編制有資訊系統之類的部門,而這些資訊系統部門可以說是公司的開銷單位(cost center),為了抑制成本,多半將系統建購業務外包給所謂的系統整合商。既然一般企業並非以營業額來評估資訊系統部門的績效,而是以有辦法節省多少費用為給分標準,那麼對實質軟體「製造」者的系統整合商而言,比起品質,更優先考慮的便是「如何以更低廉的成本做出勉強過關的產品」。這麼一來,位於層層剝削利益結構最末端的工程師們,只有秤斤論兩賤價叫賣的份了。

所謂物極必反。IT只不過是大多數企業之成本削減工具的宿命,似乎出現了轉機。片山良平認為,在社群遊戲等網路應用陸續誕生後,軟體能夠獲利、甚至非常賺錢的印象與認知,總算開始滲透至日本的社會各界。簡單地說,工程師由守轉攻,所屬組織的定位從只會燒錢的開銷單位(cost center)變身為迅速順應環境變化,並肩負業績成敗責任的進帳單位(profit center)。過去承包大企業的案子,從接洽到實作完畢最少要花上半年的冗長時間。現今打造網路服務的工程師們則可能一大清早便針對前晚出現的問題進行檢討,並在入夜前的短時間內完成修改與版本更新,從事業開發的觀點,以飛快腳步進行投資的回收。90年代初期網際網路誕生以來已經過20餘年的歲月,有助於事業發展的諸多條件漸趨成熟,且拜行動裝置迅速普及所賜,虛擬與現實的接點大幅增加,過去難以IT化的部分得以IT化並帶動營收成長。這一波的轉變不僅限於IT產業,更廣泛影響了其他業種。工程師從後台負責燈光、道具等的工作人員,逐漸轉型為舞台上粉墨登場的主角。片山良平表示,由於愈來愈多人開始思考與IT、網路相結合的事業型態,工程師被要求的能力、資質也與過去有很大不同。然而,儘管工程師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日本仍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這還得從美、日工程師投胎環境的差異說起。

一般來說,矽谷等地的工程師多半具有資訊相關科系的學歷與基礎數理知識。片山良平表示,在日本的系統整合商工作的人,有不少是進公司後才開始接觸程式。這些系統整合商所需要的,是「掌管龐大專案」的人士。技術能力(technical skills)不怎麼樣無所謂,人際關係能力(human skills)才是最受重視的部分。相對地在矽谷,新創公司的誕生宛如雨後春筍。剛開始必須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從事技術等的創新,並在某種程度上什麼雜事都幹,而後步上成功軌道的例子相當多。新創公司以幾個人的小團隊與盡可能少額的資金來成就一番大事為目標,尚不要求工程師扮演統率大軍的角色。因為大陣仗的軟體開發,根本就是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此外,從比爾蓋茲到Google的創辦人等因寫程式而稱霸業界的成功人士,皆受到英雄般的狂熱崇拜。可以這麼說,工程師活躍於新創公司並進而有朝一日飛上枝頭,是新創公司生態圈的一部分。而日本的工程師只不過是領薪水的上班族,且經常被視為公司裡等級最卑賤的下人。

片山良平表示,據傳Mark Zuckerberg即便到了今天還在親自coding。當然,Mark Zuckerberg在企業的營運策略上不見得100%料事如神,但由於相當熟悉技術,對技術關鍵所在的判斷基本上很少出差錯。而日本則恰好相反;文科畢業且對技術關鍵所在一竅不通的主管經常作出沒頭沒腦的錯誤決策,甚至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多調點工程師進來問題便可獲得解決。結果不是無謂地拖延專案的完成期限,就是因成本增加而膨脹了赤字。片山良平強調,特別是系統整合商這幫人「人多就萬事OK」的愚蠢想法最要不得 — 就像產業外移一般,把業務分配給印度甚至越南的充沛廉價人力,總有一天日本便不需要工程師的存在。片山良平認為,印度、越南的人力是否有辦法勝任軟體企畫的工作,還是個大問號。三不五時的軟體版本更新,比方說一早開會檢討,傍晚便得完成修改之體制的建立,並非想像中容易。此時所需的並非是只會按照規格一五一十coding,而是縱向地對前端至後端皆有一定程度的全盤理解,並可獨當一面的人才。

這麼一來,愈來愈多的日本企業開始異口同聲地認為「不需要只會出一張嘴的人」,而「哪裡有真正懂得寫程式的人」的要求,也源源不絕地傳進片山良平的耳裡。因此,在雇用工程師或欲評估其實力時,便有必要實際看看應徵者是不是真的有兩把刷子。這便是片山良平推出線上工程師評價系統「paiza」的近因。

(續)

參考文獻:日本のITエンジニアの地位はなぜ低いのか   グーグル、フェイスブックが日本で生まれないもう1つの理由

(圖片來自Paolo Camera,CC licens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