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四話 — 蛻變

在史丹佛商學院那樣頂尖人才聚集的環境求生存,其艱辛的程度難以令人想像。雖然經歷過幾次差點被當的危機,不過竹內健最後總算把該修的學分修完了。時間過得很快,東芝人事部門允諾一年半的期限轉眼間也進入倒數計時。竹內健未曾放棄拜託人事部門再多通融他半年,即使進了史丹佛後幾度陷入「我真的能畢得了業嗎」的低潮。在一直得不到人事部門的正面回應下,情勢迫使竹內健不得不做好「走路」等最壞的心理準備。

Continue reading “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四話 — 蛻變”

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三話 — 入世的技術

竹內健是這樣從「出世」到「入世」的。一開始是小時候對諾貝爾獎的憧憬,希望將來能成為探索自然界謎團的真相或發現宇宙新物質等的科學家(這也是不少小學生的志願)。簡單地說,對竹內健而言,起點是窮究真理的物理學,也就是『發現』出什麼的工作。遇到舛岡富士雄博士是竹內健人生的一個大轉捩點,促使他轉而踏入『產品製造』的階段。而「產品內容」與「製造機制」的考量設計則是『產品製造』的下一個階段,也就是『發明』出什麼的工作。若拿個簡單的例子來比喻,『發現』可以想成是『食物加熱後竟可以變得這麼美味』,『產品製造』可以看成是『照著食譜依樣畫葫蘆的連鎖餐廳小廚師』,而『發明』可以想成是『自創食譜的餐廳主廚』。

Continue reading “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三話 — 入世的技術”

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二話 — 從打雜小弟做起

90年代東芝的工程師們幾乎沒有人看好快閃記憶體的將來。快閃記憶體在寫入資料時需要20伏的高電壓,為此power consumption居高不下,降低功耗(節省耗電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此外,由於高電壓的必要性,更被認為很難做到透過更有效率的電路整合來降低成本。事先對這些“殘酷的現實”一無所知的竹內健就這樣不知天高地厚地進了舛岡富士雄博士所領軍的東芝研究所,被安排在快閃晶片設計小組,開始了前途未卜的快閃之路。

Continue reading “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二話 — 從打雜小弟做起”

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一話 — 黎明前的黑暗

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就像陽光、空氣和水,很多人不能沒有它的存在。不過,我一直很納悶的是,為什麼快閃記憶體會被命名為“快閃”? 前一陣子無意間讀到竹內健所寫的“世界で勝負する仕事術”這本書,才讓我豁然開朗。原來,開發出快閃記憶體的最初期,對記憶體重新寫入資料時,會先將之前儲存在記憶體內的資料一旦全數進行消除;由於這個動作就好比相機的閃燈一閃而過便瞬間消失般,原先儲存的資料一下子全都不見了,因而被命名為“快閃”記憶體。如果曾與EEPROM打過交道,那就更能體會出這個“Flash”用字的傳神之處。

Continue reading “竹內健的快閃之路 — 第一話 — 黎明前的黑暗”